爱宜都网

 找回密码
 新会员注冊

QQ登录

对于“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的教育方式,你怎么看?

已有 659 次阅读2017-6-27 12:19 | 教育培训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是具有多面性的,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温和严厉都不是单一性别或者身份的独一特征,而是更为完整丰富的性格特征。


先表明我的观点,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的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合适且没有必要的。

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感受到爱,一方面又害怕把孩子宠坏,于是就有了“慈母严父”这种教育模式。

短期来看,效果显著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教育方式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衍生出很多不好的后果。

再说了,又有谁真正愿意去扮演这个令孩子厌恶的“黑脸”呢?

这些话,你是否也曾经对孩子说过?



“快写作业去,不然你妈回来又要训你了!”


“你就淘气吧!一会让你爸揍你!”

“乖乖听话,你看妈妈要生气了!”

“别折腾了,你爸可没我这么好说话,小心他打你屁股了!”

 


在我们的家庭模式中,

好像“严父慈母”和“虎妈猫爸”是最典型的两种。

 

我们习惯了家中“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

连哄带吓的让孩子“听话”和“懂事”,

而这样的方式,也似乎确实行之有效,

孩子确实更容易“受约束”和“易管教”了。

 

一次和几位家长聊天的过程中,

昊昊妈略带骄傲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她说:“在我们家,昊昊最听我的话,他爸说三四遍孩子都不听,我一瞪眼,孩子立马就老实了。”

 

另外几位妈妈立马取经:“你怎么做到的啊,我们家孩子最近特别不听话,快教我们几招。”

 

昊昊妈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招,可能就是从小我管他比较严,所以他比较怕我吧!”

 

“孩子知道怕就好,”另一位妈妈认同道,“我说话孩子就不听,他就怕他爸,他爸说什么都好使。”

 

“是啊,家里得有个孩子怕的人,”另外几位家长也赞同这种观点,“现在的孩子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要是家里没个他害怕的人,更没法管了。”


我没有加入讨论,但是我心里却产生了疑问:


家里一定要有个孩子害怕的人吗?


很多年前看美剧《实习医生格蕾》,


第一次接触到一个词叫“权威恐惧症”,


症状就是对具有管理权力和批评权力的人产生恐惧,


例如领导和长辈。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权威恐惧症”产生的原因,


是年幼时父母太严厉,


使子女对权威产生恐惧感,


长大后将这种恐惧,


迁移到具有权威的领导和长辈身上,从

而形成一种对权威采取回避的应对策略。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保护者和引路人,

而不是依靠成人的权威“以大欺小”、“强迫服从”,

将“懂事听话”作为孩子教育的目标。

 


 

没有哪个父母是“圣人”,

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是很正常的事,

但我们需要时刻警惕,

不要让孩子因为我们的“情绪失控”,

就对我们产生“恐惧”,

更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

就将这种“恐惧”当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

 

孩子天然就对大人会有恐惧感,

就连我们大人,如果看到长辈或领导,

板着脸瞪眼,或严厉批评,

也一样会心生恐惧。

 

但让孩子害怕,从而让他们顺从,

并不会让孩子尊敬你,反而会让他们心生怨恨,

在他有能力反抗的时候(例如青春期),

出现顶嘴、叛逆等行为。

 

父母的权威,

不能通过“立规矩”“惩罚”“训斥”等方式建立,

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顺从听话”,

也无法获得孩子真正的信服。

 

真正的“权威”,

一定是建立在父母、孩子双方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

 

孩子不害怕父母,

但因为信赖父母的爱,钦佩父母的学识能力,

在遇到困难时能获得父母的帮助

所以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哪怕一时无法理解也不会第一时间反抗。

 

这样获得的“顺从”,

才是既保护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又完成了引导教育孩子的任务,

防止孩子走上歪路。

 

既要建立权威,

又要不让孩子害怕自己,

这听起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我们都难免会摆出过来人的面孔,

说一句“你听我的就对了!”

 

也难免会不自觉地对着不听话的“熊孩子”大声训斥,

制止他错误的行为。

 

但教育孩子的过程,

不就是我们不断与本能做斗争的过程吗?

 

所以,

在你再一次忍不住想要“发飙”的时候,

不妨试试以下几步。

 



1冷静下来                                            


 

在愤怒的时候,

说出的话总是容易伤人的,

因此第一步,我们要先冷静下来。

 

数颜色法是我最近在使用的,

比较有效的冷静下来的方法,

推荐给大家。

 

当你感觉要控制不住情绪,

斥责的话就快要脱口而出的时候,

环顾周围的环境,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

 

“那是一面白色的墙,那是一张深棕色的桌子,那是一把红色的椅子;那是一个绿色封皮的书⋯⋯一直数十多个颜色,大约数三十秒左右。

 

这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费尔德提出的方法,

原理是一个人在发怒时,

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内心的感觉上,

理智性思考能力就会减少,

通过数颜色,强迫自己恢复灵敏的视觉功能,

使大脑恢复理性思考。

 

因此,当你数完颜色时,

就会生理上变得冷静下来,

这时再想想,你该怎么应付眼前的情况?

 


2确定目的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我们通常会模糊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将孩子一时的听话和服从,

当成了“任务完成”。

 

但实际上,

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懂道理,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因此我们可以经常在心里暗示自己

“让孩子害怕于事无补,训斥只能事与愿违”。

 

然后每次在想要训斥孩子时,

改为将孩子带到一旁,

给他必要的安抚,让他能听进你说的话,

再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帮助他停止和改正。

 


3接受失败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第一次通常会很耐心,

但当孩子再而三地犯相同的错误时,

我们的小宇宙就忍不住会爆发。

 

我分析,

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

不自觉地高估了孩子的自控力。

 

这时候,

我建议大家从内心接受“教育是一个不厌其烦的过程”,

首先不能给孩子贴上“屡教不改”的标签。

 

很多时候,

孩子可能只是因为“玩疯了”或是太兴奋,

并不是将我们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稍微提醒,孩子就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从而自觉改正。

 

教育孩子,

从来没有哪一种理念或方法是“包治百病”的万金油,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个性,

不能完全套用任何一种经验,

但我相信,家人,尤其是爸爸妈妈,

应该是孩子最信赖的人。

 

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应该让孩子“害怕”。




爸妈成长研习社 一个让你成为智慧父母的公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做从未做过的是,叫成长;做不愿做的事,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在学习中成长,在正向里改变,在尝试时突破,给人生一次变好的机会!从现在开始……


“智慧型父母“系统课程首期研习班面向全市开始招募,为保证学习质量,开班采用小班精品坊形式,每次不超过20人, 9次课程,1个多月的陪伴,采用讲授、模拟、分享、演练等形式。不限地域,顾问式教学,系统化设计,讲练结合,孵化学员成为快乐轻松的智慧型父母,培养幸福成功的孩子!

席位有限,先到先得!让养育变得简单、有效!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鱼人 2017-6-27 15:11
爱孩子是本能,懂孩子需要的是智慧。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注冊

QQ|站点统计|关于我们|手机版|法律顾问:熊安律师|爱宜都网 ( 鄂ICP备14016224号-1  鄂公网安备42058102000002号 )

GMT+8, 2024-5-19 11:57 , Processed in 0.023376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